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刊号:CN:11-1647/N
国际刊号:ISSN:0529-150X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创刊时间:1956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1647/N

国际刊号:0529-150X

邮发代号:2-280

刊物定价:400.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首页>查看文章

莫让摘要成论文短板!普通护士必学的摘要撰写技巧,有效提升论文通过率

时间:2025-04-21 11:06:56

在学术写作与科研成果发表的漫漫长路上,一篇精心雕琢的论文无疑是科研人员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而论文摘要,则是这颗璀璨明珠的“点睛之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广大普通护士而言,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投身护理科研,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摘要,更是提升论文通过率、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普通护士必学的“摘要撰写”秘籍,助力大家快速提升论文通过率!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困惑:精心撰写了论文,满心期待地提交后,却等来了拒稿的通知,百思不得其解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其实,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评审老师翻开你的论文,第一眼看到的,并非正文内容,而是那短短几百字的摘要。这看似不起眼的摘要,却承载着论文能否被进一步审阅的关键。它就像是论文的“门面担当”,是评审老师了解论文的第一扇窗口。如果摘要写得平淡无奇、毫无亮点,甚至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即便你的研究本身十分出色,也极有可能因为摘要的拖后腿而惨遭拒稿。一个清晰、有力且精准的摘要,直接决定了论文被录用的几率,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否打开论文成功发表的大门,全看它能否在瞬间紧紧抓住评审老师的目光。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摘要≈论文的第一张脸。这张脸是否精致、是否具有吸引力,决定了评审老师是否有兴趣继续深入了解你的论文。一个好的摘要,应该能够让评审老师在短时间内对论文的核心内容、研究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一篇高质量的摘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手把手教普通护士如何快速写出一个结构清晰、内容精准、一看就懂的高质量摘要,让你的论文从一开始就给人留下好印象。

Step 1:摘要第一句话,就要“抓住眼球”!

很多人在写摘要开头时,总是习惯性地套用那些老套的表述,比如:“本研究旨在……”,这种开头方式一出现,就落入了俗套,很难让评审老师眼前一亮,瞬间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要知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评审老师每天要审阅大量的论文,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品味那些平淡无奇的开头。因此,我们要在摘要的第一句话就下足功夫,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评审或读者的兴趣涟漪,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往下看。

你可以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是临床普遍面临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某创新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这样的开头,直接点明了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让评审老师立刻意识到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你也可以突出当前问题的严重性,例如:“护理人员针刺伤频繁发生,给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但目前有效的防范措施尚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聚焦于此……”这样的表述,能够让评审老师感受到你的研究针对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对你的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Step 2:清楚简洁地写明研究目的,别“绕圈子”!

摘要字数有限(通常200 - 300字),每一句话都弥足珍贵,千万不要说废话!要直截了当地表明你的研究意图。在阐述研究目的时,要简洁明了,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明白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

比如:“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这句话清晰地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让评审老师一目了然。

再如:“探讨某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风险中的效果,为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提供新思路。”这样的表述,直接点明了研究的核心内容,让评审老师能够快速了解你的研究方向。

Step 3:研究方法用“干净利落”的语言写出!

很多护士在写研究方法时,喜欢堆砌各种专业术语,让表述变得模糊不清,这其实是非常减分的行为!评审老师看到这样的表述,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你的研究方法产生质疑。因此,在撰写研究方法时,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描述。

你可以明确研究类型,例如:“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或者“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对特定人群进行一次性调查……”这样的表述,让评审老师能够快速了解你的研究设计。

要简洁说明研究对象,比如:“纳入2024年3 - 9月某院内科住院的200名高血压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均衡可比……”这样的描述,让评审老师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还要说明干预措施,例如:“干预组给予个性化宣教,包括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定期的电话随访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问卷评估自我管理能力,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测量。”这样的表述,让评审老师能够了解你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Step 4:研究结果用“数据”说话,一眼能看懂!

摘要中的研究结果一定要有核心数据支撑,而不是用一些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据,能让你的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在描述研究结果时,要使用准确的数据,让评审老师能够直观地了解你的研究成果。

你可以这样写:“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5±6.2 vs 72.4±5.8, P<0.01),表明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作用。”这样的表述,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清晰地展示了干预措施的效果。

或者:“干预后患者跌倒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30% vs 12%, P<0.05),说明针对性防跌倒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这样的数据呈现,让评审老师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你的研究成果。

Step 5:研究结论别喊口号,要切合临床实际!

很多护士论文的摘要结论喜欢喊一些空洞的口号,比如:“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这样的结论太空泛,没有实际意义。评审老师希望看到的是具体、实用的结论,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你要这样写:“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干预模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这样的结论,既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又提出了具体的推广建议,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或者:“针对性防跌倒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对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实践价值。”这样的表述,让评审老师能够感受到你的研究对临床实践的贡献。

? 摘要撰写“黄金模板”,照着写就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摘要,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模板,大家可以直接套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你研究的问题或目标),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及数量),采用(研究设计),干预组给予(具体措施),对照组给予(对照措施),使用(评价工具)评估效果,在(时间点)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结果】 干预组在(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和P值),说明(干预措施)对(研究对象)有积极影响。
【结论】 (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研究对象的问题或指标),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真实案例示范,手把手教你写摘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摘要的撰写方法,我们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例,进行详细示范: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纳入2024年3月—9月某院内科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血糖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估,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9.5±5.2 vs 78.4±6.0,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摘要撰写常见坑,快速避开!

在撰写摘要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坑,以免影响摘要的质量。

❌ 坑1:字数超标或过少。摘要以200 - 300字为佳,过长显得冗余,过短则无法完整表达研究内容。
❌ 坑2:方法描述不清楚或数据不明确。方法描述要简洁明了,数据要准确具体,让评审老师能清楚了解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 坑3:结论过于夸大或毫无意义。结论要基于研究结果,客观合理,避免夸大其词或泛泛而谈。

避开这些坑,你的摘要会更加专业、更加出色,为你的论文发表之路增添助力。

? 摘要写好了,你论文的第一关就赢了!

记住,摘要决定了评审老师的第一印象,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初次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好的摘要,能让研究成果一目了然,让评审老师快速抓住论文的核心要点。一个清晰、有力的摘要,决定了你的论文能不能顺利发表,它是论文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从今天起,花点心思练习一下摘要的撰写,让你的摘要成为论文通过的“敲门砖”,为你的论文发表之路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